




?如何搭建钢管脚手?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一、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一步距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顶层顶步立杆如采用搭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不应小1000mm,并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mm;
二、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0mm。
三、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四、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五、一字形、开口形双排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
?建筑碗扣式脚手架特点
碗扣架拥有以下特点:
多功能、高功效、承载力大、安全、便于管理、易改造等特点。其中率的特点避免了螺栓作业,拼拆快速省力,整架拼装速度比扣件式快了3-5倍。使用碗扣式脚手架维护简单,由于碗扣式脚手架完全避免螺栓作业,无意丢失散件、构件轻便、牢固、经碰经磕,一般锈蚀不影响装拆作业,重要的还有运输方便。由此行看出碗扣式脚手架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建材之一。
脚手架、连墙件的验收
连墙件设置种类有两种:刚性连墙件和柔性连墙件,施工现场宜采用刚性连墙件。高度小于24米的脚手架,需3步3跨设置连墙件,高度在24米至50米之间的脚手架需2步3跨设置连墙件。
连墙件应从脚手架体底层起初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连墙件应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连墙件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距形布置。
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脚手架架体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也可采用脚手管、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并在两头设置防滑措施。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脚手架架体高度在24m以上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应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结构。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分开拆除。
脚手架架体高度在40m以上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移动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
移动脚手架的材料规格,支搭标准,要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一定要---脚手架结构牢固稳定。
各种移动脚手架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架设和使用脚手架的负责人及安全员共同进行检查,履行交接验收手续,使用新型和自制工具,经上级安全技术部门鉴定,审批同意后方能使用。
在施工期间,使用3m以上的脚手架时,工作面的外侧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并设13cm高的挡脚板,无挡脚板应设防护网。